文章
  • 文章
搜索

025-86679153

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首页 >> 资讯中心 >>行业资讯 >> 国常会重磅发声,调增8000亿信贷驰援基建!
详细内容

国常会重磅发声,调增8000亿信贷驰援基建!

据央视新闻联播,国务院6月1日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会议指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部门迅速行动,6方面33条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出台取得积极进展。

此前一天,国务院对外公布《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一揽子政策包括六个方面33项措施。此次国常会指出,下一步,要对政策再作全面筛查、细化实化,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其中一条措施为,对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要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

政策性银行指国开行、农发行、进出口银行三家银行。多年来,三家政策性银行为中国的“两基一支”(基础设施、基础建设、支柱产业)提供金融服务,特别是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年9月,金融委第八次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完善治理体系和激励机制,遵循金融机构经营规律,发挥好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逆周期调节作用。

“顺境隐于市,逆境托于市。”某政策性银行一高管对政策性金融如是评价。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作为逆周期调节的工具,三大政策性银行亟待发力,调增8000亿信贷额度支持基建正是稳增长的举措。

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国家开发银行发放本外币贷款2.99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新增6500亿元;2021年末农发行贷款余额6.69万亿元,比年初增长5500亿元;进出口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3.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500亿元。加总来看,三大政策性银行2021年新增信贷规模为16500亿。

此次国常会要求“新增政策性开发性信贷额度8000亿”,相当于三大行去年新增信贷规模的50%,加量十分明显。其中,国家开发银行体量最大,8000亿新增额度中开行占比应该最大。

考虑到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靠前发力,今年初政策性银行确定的2022年年度信贷投放计划肯定不会低于2021年,再加上此次新增8000亿额度,2022年三大政策性银行全年新增投放计划预计不会低于2.5万亿。

资产端加大信贷投放,意味着负债端需加大资金筹集力度。不过此次会议并未明确对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支持措施。考虑到近年来抵押补充贷款余额稳步下降,呈现式微的迹象,因此新增8000亿信贷额度通过抵押补充贷款筹资的可能性不大。

央行6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5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归还抵押补充贷款885亿元,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26203亿元,相比历史峰值已下降1.3万亿。

而由于今年降准降息,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近两个月隔夜利率在1.4%左右,政策性银行通过发债筹资的难度不大。近三个月三家政策性银行发债规模在5000亿左右,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自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投资”后,基建投资一直在加码。如3月29日召开的国常会指出,今年再开工一批已纳入规划、条件成熟的项目,包括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等重大引调水、骨干防洪减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建设和改造等工程。这些工程加上其他水利项目,全年可完成投资约8000亿元。这一目标相比2021年实际完成额增长5.6%。

再如4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会议指出,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建设一批新型绿色低碳能源基地,加快完善油气管网等。

中财委会议还提出,要适应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财政投入,更好集中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但资金来源仍是关键,今年一季度基建中长期贷款增速和增量出现下降。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末本外币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余额30.26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比去年末下降2.1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39万亿元,同比少增2513亿元。

5月30日,水利部、国家开发银行召开开发性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进会。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在会上表示,要聚焦开发性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切实做好重大水利工程信贷支撑保障,积极扩大规模化供水等农村供水融资规模,着力提升水利融资能力,确保应贷尽贷。

国开行副行长周清玉表示,国家开发银行各分行要进一步密切与各级水利部门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独特作用,统筹谋划资金支持方案。要抓住有利时机,用好用足现有政策,加快贷款投放,切实形成有效投资。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基建投资有望成为短期稳增长的重要支撑。专项债券继续加快发行、使用,保证可用于基础设施投资的财政资金较为充足。同时引导银行为基建项目提供规模性长期贷款,可一定程度上对冲城投融资、土地收入下滑对基建资金来源的拖累,预计未来基建相关的融资需求将成为稳信贷的重要力量。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安排进一步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力度,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会议指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总体思路、政策取向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主要是对政策实施提速增效。这既是及时加大力度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举措,又坚持围绕市场主体实施宏观政策,实行精准调控,提高效率,不透支未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部门迅速行动,6方面33条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出台取得积极进展。下一步,一要对政策再作全面筛查、细化实化,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新增1400多亿元留抵退税,要在7月份退到位。对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要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对符合条件的失业农民工,无论是否参加失业保险,都要发放临时补助或救助。对汽车央企发放的货车贷款延期还本付息,要广泛告知办理方式。其他各项政策都要细化到可操作、能落地。二要坚持用改革举措、市场化办法解难题,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策“非申即享”。对复工达产要强化重点企业“点对点”帮扶。对投资项目,各地各相关部门都要建立台账,推动尽快开工。确保夏收农机免费顺畅通行。落实支持平台企业合法合规境内外上市等举措。三要强化落实督促。国务院派到12个省的督查组要尽快形成报告,对政策落实中的突出问题予以通报。对各地二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城镇调查失业率、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的财政收入、物价等主要指标,由统计会同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分省公布。

会议指出,当前部分群众就业和收入受到影响,要有针对性加大帮扶。一要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今年提高标准增发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7月底前要发放到位,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二要加强对失业和灵活就业人员、易返贫致贫和低保边缘人口等的监测,对困难人员及时救助或纳入低保。三要保持医保报销比例和药品品种稳定,对符合条件临时遇困无法缴纳基本医保费的给予参保资助。

会议研究了其他事项。

本文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新华社。

  • 电话直呼

    • 13696741207
    • 18952084089
    • 13696741207
  • 关注官方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