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025-86679153

睿立方观点

RECUBE VIEWPOINT

首页 >> 睿立方观点 >>原创观点 >> 睿观点 | 浅谈地方国资如何参与体育强国建设
详细内容

睿观点 | 浅谈地方国资如何参与体育强国建设

摘要:

体育强国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在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的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的层面;另一方面,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是国有经济主体在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使命。因此,地方国资参与体育强国建设、布局体育产业值得深入探讨。

一、 引言

长期以来,体育之于中国,绝不仅仅只是体育,更是政治,是梦想,是中华民族被世界认同的幸福感。1971年“乒乓外交”推动中美关系破冰,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老一辈领导人卓越的外交智慧;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记忆之一,女排精神至今仍被赞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的重要见证。

时至今日,体育之于中国的意义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例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不是孙杨、马龙、张继科的夺金时刻,而是拥有“洪荒之力”的傅园慧的表情包;我们对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夺得了几块金牌的关注度明显降低,冬奥期间我们只想要一个“冰墩墩”;刘畊宏深耕演艺和音乐多年少有人知晓,而“不务正业”搞直播健身却可以一个月涨粉6000万。种种现象表明,体育仍然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但我们无须再用体育、用金牌向世界证明中华民族已从百年屈辱中崛起。中国正处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历史时期,新时代人民对于体育消费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特别是近年承办的世界级体育赛事(如2019年男篮世界杯、2022年北京冬奥会)背后的意义更多在于倡导全民健身,引导体育产业发展,推动体育强国建设。

二、 地方国资布局体育产业的现状

体育产业是一个产业内横跨生产、服务与消费,产业外与其他产业紧密相连,兼顾娱乐性与商业性的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分类,我国体育产业按照活动特点分为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业、体育场地设施建筑业三个大的类别。

从目前地方国资涉足体育产业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由省、市级国资委作为出资人组建体育产业集团,盘活公共体育资源,以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为主要抓手,开展体育赛事承办、会议展览策划、体育经纪服务、体育培训等体育服务类业务,如南京体育产业集团、华舰体育控股集团(山西国资);二是地方城投类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实现对体育产业的布局,如成都文旅集团收购上市公司莱茵体育将近30%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武汉国创资本投资公司入股上市公司当代文体;三是地方国有企业组建、收购俱乐部参与CBA、中超等职业体育联赛,如北控集团、北京首钢、青岛国信、上海久事等地方国企均有俱乐部参与CBA联赛,在中超联赛中,更是有超过十家足球俱乐部具有地方国资背景。

三、 地方国资布局体育产业的可行性

(一) 产业政策红利释放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体育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习总书记对体育工作高度重视。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以下简称“46号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真正将体育产业推向风口的重要文件,“46号文”首次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出,“加强城市绿道、健身步道、自行车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健身公园、社区文体广场以及足球、冰雪运动等场地设施建设,与住宅、商业、文化、娱乐等建设项目综合开发和改造相结合。”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政策环境,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表1 2019年-2022年体育产业重要政策梳理

4fedc8be609056947e1f75e2ed633a8.png

(二) 契合国资国企改革方向

《“十四五”体育规划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培育壮大体育市场主体,引导国有体育企业通过资本金注入、股权投资、资产重组、融资担保等方式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计民生、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的行业领域集中是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健康中国、全民健身、体育强国建设等国家大战略背景之下,体育产业无疑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地方国资通过整合盘活沉睡已久的体育资源并布局体育产业不仅契合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方向,而且还可以促进体育消费,丰富城市文化,提升城市软实力。

(三) 发展空间巨大

在“46号文”的引导下,体育产业的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36万亿元增至2020年的2.74万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2.4%,远超同期国内GDP增长率。《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将体育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意味着2035年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中占比达到5%,而2020年体育产业占GDP比重仅为1.14%,距离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还有较大差距,但也凸显出体育产业在未来10-15年内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四、 地方国资布局体育产业的路径探索

(一) 将体育植入城市更新,促进体育产业有机融合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过去大规模的增量建设向存量的提质改造和增量的结构调整并重转变。体育引领城市发展是发达国家兴起的创新城市发展理念,美国波士顿、洛杉矶等城市曾在城市更新中采用SOD(Sports-Oriented-Development)——以体育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据美国专家调查研究,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波士顿TD北岸花园球馆的建设以及NBA球队的入驻显著提升了周边区域房产价值以及人口数量和质量。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大型体育场馆、体育公园的开发建设以及后期大型文体赛事的承办能够促进周边房产和土地升值,例如南京奥体中心、杭州奥体中心等。由于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化程度较低,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与改造主要由政府投资,地方政府可将体育场馆建设与改造纳入城市更新规划,并授权参与城市更新的城投公司将体育场馆的建设改造项目与其他商业类项目“肥瘦搭配”,采用PPP或投资人+EPC的模式甄选社会资本,以体育为引擎,推动体育与商品住宅、商业综合体等项目综合开发,并促进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医疗、互联网等产业有机融合,实现项目收益自平衡。

(二) 补齐全民健身短板,缩小城乡体育设施差距

体育总局发布的《2021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97.14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4.1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距离人均2.6平方米差距不大,但由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在体育场地建设方面同样存在巨大差异。由此可见,未来体育场地的新建将更多集中在欠发达地区以及县城,缩小城乡体育设施差距势在必行。《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优化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健身步道、社会足球场地、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有序建设体育公园,打造绿色便捷的居民健身新载体”。2022年以来,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地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案例数不胜数,地方体育局和城投公司应借此机遇加快此类项目的包装及申报,破解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难题。

(三) 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推动场地复合功能转换

目前绝大多数体育场馆除承办综合性赛事、演唱会之外,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疫情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的产生。近期发布的《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指出,“有序盘活长期闲置但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的项目资产,包括老旧厂房、文化体育场馆和闲置土地。”体育场馆作为各城市的重要存量资产,普遍存在运营效能不高的问题。地方体育局可以将体育场馆通过无偿划转的方式注入城投公司,城投公司则可以通过城投公司将场馆进行功能改造,如广州、杭州等地对体育场馆进行了符合“Z时代”消费特征的电竞化改造。另一方面,城投公司可以成立或并购体育场馆运营公司,以体育场馆为载体,开展各类体育培训、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市场化业务;也可以采用当前大力推广的模式,即公开招标委托专业的场馆运营团队,通过场地功能复合转换,引入不同资源的内容运营,实现场地高效利用。此外,冠名权是体育场馆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无形资产,有条件的地区可寻求与知名企业合作,为体育场馆进行冠名,最大限度的开发场馆价值。

(四) 积极承办各级体育赛事,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

体育赛事作为体育产业链中的核心,对体育产业整体的发展规模及其市场效益有着重要影响。体育赛事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软实力提升的重要媒介。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可以由体育局牵头,与各行政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共同设立体育赛事发展协会,打破行政和区域壁垒,统筹协调体育赛事的承办和培育工作。此外,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型国有企业可以考虑收购或组建俱乐部参与CBA、中超等商业价值较高的职业体育联赛,营造职业体育“主场文化”,创建一张新的“城市名片”,同时也有助于彰显自身品牌影响力。

五、 结语

在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体育产业已经步入快车道,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仍然受到“举国体制”“体教分离”等体制机制的影响,制约着产业发展。总体来看,中国体育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推动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培育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之外,还需要解决一系列体制机制的问题。国内一些省份和城市的国资布局体育产业的实践为各地方国资布局体育产业提供了一些经验借鉴,但在布局体育产业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需立足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充分结合地方产业结构,更要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避免盲目照搬、重复建设,杜绝“大干快上”。

  • 电话直呼

    • 13696741207
    • 18952084089
    • 13696741207
  • 关注官方公众号

seo seo